窥视禁止。

© 沽柳
Powered by LOFTER

论道德的谱系读书报告

才写完的西哲经典阅读课期末读书报告,挑了尼采的。凑个更新……是非常业余了,都是自己瞎折腾的,格式都不对,之后再改吧,改完肯定更无聊……总之不用太认真。



*

《道德虚无何以成为一种主义——浅论尼采哲学的建构性》     



【内容摘要】尼采的哲学是对传统形而上学,传统基督教和传统道德的批判,但这种批判绝对不是对过去价值的全部摧毁。他在批判传统道德的同时批判了与此对立的道德虚无主义,因此同时具有两者的性质,同时起到了解构和重建的作用。这种批判在《道德的谱系》中系统化为三种不同形式:怨恨,良心谴责和禁欲主义理想。尼采通过对前两种绝对道德下形成的畸形心理的批判论证了禁欲主义批判的价值,宣告批判和虚无主义本身对人类的拯救意义。人们对尼采哲学的解读往往局限在其对于旧道德的解构作用,而没有认识到尼采对绝对道德的绝对批判背后构建的新的价值体系,而这种解构和重构本身是广义形而上学发展的一个过程。

【关键词】道德;虚无主义;形而上学;批判

 

 

引论

尼采在他的《查拉图斯特如是说》序言部分说:“那破坏者,那个罪犯,而他却是创造者。”“那进行创造的必然进行破坏。”这既是他对于批判哲学的解释,也是对于他自身哲学的最好诠释。尼采认为意志具有自我否定的特点,因此在表面对道德的绝对批判背后,是对绝对批判的虚无主义的批判,因此成为对人性的肯定和道德的重建。

在尼采之前哲学上的虚无主义(Nihilismus)主要是指只有感官可获知和亲身体验到的存在着才存在,此外一切都是虚无,人们通常以“实证主义”(Positivismus)来表示这种世界观。但尼采批判的虚无主义更多是指他所言“上帝已死”的内涵:在尼采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随社会发展,过去占领统治地位的绝对道德,基督教不容侵犯的超感领域已经被动摇,使人们失去了可相信的存在价值,以往价值的摧毁使人类进入虚无状态。为了将人类从在这种虚无主义的未来中解放,尼采反复在《道德的谱系》中强调对它的否定,海德格尔称其为“古典虚无主义”。

本文将从尼采思想表面的解构性出发,讨论其与之前的虚无主义的异同,对其道德解构过程进行分析,揭露其哲学的建构性的本质。

 

一、尼采哲学的解构性

 

(一)对传统哲学和道德的解构

尼采通过追问道德的历史和来由,揭露现有道德体系的反人性。这一反人性主要体现在将原有人性道德化和理性化。道德化使人性被条文镇压,将牺牲良善化。而这一过程正借助传统形而上学的理性化实施。通过以为普遍真理的存在,人性从自然感知中剥离,导致人性处于知识和道德的附属低位,造成了道德的僵化,压制了自然人性的发展。

尼采认为人性道德化和永恒的正误判断是可怖而有害的。他对这一点的证明主要是考察道德的谱系,说明现有道德实际产生于一种自相矛盾的畸形之中,证明了善恶存在悖论。实际上,尼采在《论道德的谱系》一书中使用的概念并不完全统一。他批判的是奴隶道德而非贵族道德,在第一章第10节中,尼采明确指出贵族道德产生于内在的积极面,而奴隶道德产生于对外在消极的否定。尼采实质批判的是他认为的奴隶道德,并认为奴隶道德产生了所谓的“善恶”概念,对应贵族道德的“好坏”概念。

这一过程中,尼采使用了“怨恨”和“良心谴责”两个概念。在奴隶道德下,教士阶层由于对强者的怨恨建立了道德机制。而良心谴责则是在道德压制下向外的探索被压抑内向发泄后的畸形可憎物。

道德机制是以怨恨作为运行原理的人类社会机制。它的产生由于古老的债权和契约机制,尼采认为负罪感源于欠债感。然后尼采通过对这一古老契约机制的分析,揭露现代道德的运行实质。由于契约是一种双向和对等的具有补充性质的社会机制,在这一补偿过程中,对等的根由是什么?尼采发现“等量补偿实现了,但不是直接利用实利来赔偿债权人的损失,而是使债权人得到某种快感作为回报。” 而这一快感来自于“能够放肆的对没有权力的人行使权力”。 由此人以契约补偿机制确立了人对他人实行折磨的合法性。尼采总结为:“为了从作恶中得到满足而作恶。”而尼采指出这是道德机制的历史根源。也就是说,现行道德是为了满足债权人施行“恶行”而建立的。

尼采认为制造痛苦由于可以补偿损失而被良心接受。这种惩罚被良心程序化为道德,使得道德的操控者将怨恨合理化,使道德成为怨恨和惩罚机制的遮蔽外衣。而道德形成后的善恶概念压制了人性的自然释放,逃避和顺从被道义化,接受惩罚则被认定合理。而在这种机制下人向外的扩张天性不能满足时,攻击的对象由他人转向自己,当时代发展使个人和社会发生脱节和矛盾时,人便遭受良心谴责。

通过历史溯源,尼采指出道德的内外的矛盾,这种自身结构的畸形造成了道德统治下社会中人心理和行为的畸形,这种畸形一方面体现为人沉溺于顺从的道义合理性而被麻痹,被教条主义所僵化和局限,另一方面体现为强力意志被迫扭曲的痛苦。因此从形成原因和形成影响两大方面,以后者攻击了奴隶道德的必要性,又以前者论证了奴隶道德存在的非合理性。

尼采对这种奴隶道德的批判是和对宗教与对古典形而上学的批判紧密结合的。类似于道德起源,尼采认为宗教来自屈服嗜好和负债心理的神化,即是一种道义化的“恐惧”心理,这一过程和道德神化是相辅相成的。而古典的形而上学也同宗教范畴存在交集,哲学中的神学领域不是对圣经用于教会神权政治统治的解释,而是以理性对神的学说进行自然解释。根据尼采《论道的的谱系》第三章对哲学家“反抗上帝”的解释,尼采对传统形而上学所批判的显然不是其与教会神学对立的自然神学,而是与宗教吻合的柏拉图主义对统一性的追求。这种对具体可感的实在性的反驳和理念论同奴隶道德具有相似的特点,即对理念的追求使实在人性处于附属低位,过于强调理性化和逻辑化便剔除了人的差异性和情感欲望。

海德格尔认为尼采的思想不过是柏拉图主义的颠倒,认为其对虚无主义的批判说法代表了尼采依旧采用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价值体系,以价值作为存在的标准。但实际上尼采对旧形而上学的核心词汇如“价值”的运用是指人们心理上的概念,而非尼采本身的观点。虽然尼采反复使用了价值的概念,但其所言“相信自己价值”的重点在于相信,而价值只是意志的载体或对象。

尼采在《论道的的谱系》的第三章整体明确提出禁欲主义理想和虚无主义的反抗作用,是第18节所言“激发其强烈生命欲望,激发强力意志的药”。尼采在24节所说的“认为这种形而上学的价值的信仰”和28节“追求虚无的意志”在最后28节被总结为“的确是而且仍将是一种意志”。可见尼采只是将价值作为一种客观概念加以运用和辨析,而不是作为潜在的衡量标准。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价值体系使价值对存在的第一性成为一切论证前的公理,而尼采显然将价值从中剥离开。相反提出了“意志”的主要概念。

但由于尼采对哲学本身的认可和继承,为哲学提供了哲学-哲学的内在依靠,尼采的哲学思想并不是对西方形而上学的全部否定。我们将在其建构性部分加以论证和说明。

 

(二、)对虚无主义的批判

我们可以从《论道德的谱系》的每一章前后都清楚地看到尼采将面临的由于绝对道德秩序逐渐瓦解而造成社会价值真空的现象采取否定的态度。在《强力意志》中尼采将虚无主义比作“所有来客中最可怕的客人”在尼采《全集》第十五卷,尼采有过自己的解释:“虚无主义意味着什么?——最高价值自行贬黜。没有目标;没有对‘为何之故’的回答。” 

尼采认为,随着基督的贬黜,社会道德废落,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消失,这一过程的人类精神的沦落是应当批判的虚无主义。实际上尼采批判的并非虚无主义,而是无主义无理想的意志消颓现象。

但是尼采对于虚无主义的批判是富有希望的,在第三章27节,尼采说:“留个下两个世纪的欧洲的那出伟大的百幕戏剧将是所有戏剧中最恐怖、最成问题,但或许也是最有希望的一出戏。”

尼采本身并不是悲观主义,他虽然批判过去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却认为哲学是以禁欲主义激发欲望和生命,并认为哲学和禁欲主义的“否定”和“自我否定”态度是对生命的合理清理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无主义”状态只是真正的虚无主义的过渡状态,必定要被自己所批判。而尼采本人正是要通过对旧的虚无主义的批判构建他的新的意志哲学体系。

 

 

二、尼采哲学的建构性

(一、)尼采对传统哲学的继承性和完善性

尼采哲学表面上对旧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和破坏,但却认为哲学本身是自由而强力的。虽然哲学家表面上为道德和宗教进行服务和解释,但实质是对教会和现有道德的背叛,在尼采的体系中这是高贵的。这一断论实际是对传统哲学的维护。这一维护首先将哲学从教会和政治中解放出来,尊重了包括神学哲学在内的与教会神学相对抗的合理性。

同时尼采认为哲学具有否定的特点,而这种否定最终必然指向追求虚无的虚无主义。尼采对古典形而上学的否定正是他对哲学继承的证明。因此尼采本身其实承认了自己是传统哲学发展的自然阶段,是传统哲学的继承和解放者。

传统形而上学相信世界存在某第一原因,而这第一原因往往和理念与神学相关联。这个第一原因就是哲学中上帝的概念。因此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和神学虽然和教会神学共用上帝和圣经,这种上帝不可避免的拥有世界和自然的性质。由于传统形而上学是自然,人和神的整体领域里的学科,至一元论中神和自然则是一体的,它具有反世俗和反功利的自我独立性质。哲学家并不信服世俗规则。因此可以理解许多研究神学和道德的哲学家依旧被世俗放逐,斯宾诺莎的神学使其被犹太教和基督教流放和攻击,康德的道德化的上帝也将上帝从教会神学中解放出来,受到教会的忌惮。

传统哲学中的神学实质是自然的。尼采的哲学体系也是以追求真实激情和人性的自然状态为核心的。实际上,尼采也并不反对哲学神学。在《论道的的谱系》第三章中尼采多次将禁欲主义理想和牧羊者相比较,而后者是犹太教著名哲学家摩西的经典形象。尼采一直推崇的狄奥尼索斯的酒神形象也是西方哲学思想的重要源头。追求沉醉的狄奥尼索斯在哲学史上影响了大量宗教性的哲学家,而这些哲学家大多是进行基督教神学研究的。狄奥尼索斯本身就是宗教性质的,是反对奴隶和阶级社会的审慎主义的,古希腊的人们进行巴库斯(即狄奥尼索斯)的崇拜礼时将这种恢复被理性所克制的强烈情感而获得美和沉醉的状态称为“一个巴库斯”。崇拜者正是相信神和自己此时是合二为一的。尼采将哲学归属于禁欲主义的理想实不无道理。追求激情的巴库斯教徒后来将精神化的沉醉发展为奥尔弗斯,相对于狄奥尼索斯的野蛮方式的原始崇拜,奥尔弗斯教在物质上便是禁欲主义的,是古典宗教哲学的。

并且,即使是对形而上学的真理普遍性而言,尼采也继承了舍弃了真理外表的这种内在的统一性。加缪指出形而上的反抗者是在支离破碎的世界中反抗要求世界的一致性。对于传统哲学和尼采哲学,他们面对的现有道德都是破碎的。尽管尼采反对绝对一致的真理的存在,他的这一断论实际上也是对“所有道德”和“所有哲学”的一个“绝对的一致的”判断。假使尼采真的认为不存在绝对的真理,那么“不存在绝对真理”这一断论本身就因为是真理而成为悖论。因此尼采其实反对的只是形而上学将统一性和真理只归于理性或认为形而上的真理是伪真理的。

尼采对追求普遍性真理的批判是站在更高的统一性角度发出的。在后现代哲学中尼采的哲学经常和视角哲学(Perspectivism)相关联,尼采认为真理只是一种视角和幻觉。也就是说尼采并不反对统一性本身,而只是反对将幻觉和视角当成真理而对其不适用部分造成了压制和束缚。而尼采也指出哲学本身具有否定的性质,其否定对象甚至包括他们的真理,这也就为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学的真理找到了解释和位置,肯定了古典的未来。

可见尼采的哲学并不实质上反对哲学和宗教,而是对其的创新继承。

 

 

 

(二、)尼采哲学的系统性和创造性

尼采哲学的创造性是建立在他的批判性基础上的。首先是他的批判思想本身,这一思想包含两部分。第一是尼采认为批判是有益处的,批判对于批判者所处系统能够带来焕新和摧毁重建的作用;第二是批判的内在完善性,即批判的对象不仅包括外物,还包括批判自身,这种内部统一性是批判本身发展的动源。由此由内而外形成了协调的系统,即一个以反动力为动力的系统。这使得虚无主义得以从无主义转变成以虚无为主义的完整思想。

更重要的是尼采在他批判的对象被破坏的废墟上用对象更重要的内核构搭了新的体系。根据尼采对古典哲学的继承,他对古典形而上学框架的摧毁并没有违背形而上学的本质,因此并不是将追求统一的形而上学完全打碎成无所追求的虚无主义,而是将其从知识、思考和真理的桎梏中解放到更广领域之中,在新的尼采的体系中,普遍和特殊并不再有地位差异,尼采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实际是将个体和全体概念的再统一。并不是否定了统一,而是扩大了统一的内涵。

在这个新的体系中,尼采废除了道德,抨击知识,是因为道德和知识限制了新体系中更加核心的生命和意志的发展。在旧的哲学体系中,存在和价值的依附关系使得人性被知识附属。尼采破坏了这种关系。在道德虚无的情况下,道德不再作为超感领域中的绝对存在,这是因为尼采将统一性扩大后将生命和意志的概念放在了体系的核心位置。

这一核心位置的表现是意志作为了判断其他要素好坏的标准,具有了第一性。尼采和古典哲学既然是流承的,当尼采废除了古典哲学中“真理”和“价值”对存在的绝对合法地位,他以“意志”的第一性来保证了其哲学系统的运转。正如古典哲学用价值隐性衡量了事物的存在,尼采对其批判的形而上学和现行道德的否定理由是其阻碍以及扭曲了人性和意志。这个表述上,尼采便已经将生命和意志作为他的判断标准。这个标准的第一性完全不同于古典哲学,是尼采哲学的创新性的核心。

而意志与古典哲学中的价值、真理相比,具有对自身的根本肯定的特殊性质,这也吻合尼采的本质现象结合的思想,以类型取代目的,使其在具体行为中体现。

然而意志学说的人类性和部分概念的模糊造成了它的缺陷。尽管如此,尼采对古典哲学的颠覆和颠覆基础上的创造是无法忽视的,他为哲学发展提供了更广的方向和道路,对思想禁锢的解放也有积极作用。

 

 

结论

尼采哲学的建构性往往被其强烈的批判力度所遮掩,而使人们忽视了尼采在破坏的古典哲学和道德上建立的新的哲学体系,创造了哲学发展的新方向,使无价值向导的虚无主义得以成为一种哲学。尼采通过对现行道德和普遍真理对人性和意志的束缚的批判来建立他对意志的推崇,通过对向普遍真理的绝对强调的批判扩展了普遍和具体的统一性。这个新的哲学体系是模糊而充满缺陷的,但构建新体系的颠覆性作用已经足以确立尼采在哲学史上的地位。虚无主义早在尼采的哲学出现之前就开始进行了对古典哲学和道德的批判,但正是因为尼采哲学中容易被忽视的建构性,为失去信仰的意志提供了新的方向,虚无主义才能真正完成对古典哲学的转变。因此在意识到尼采哲学中的不足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理解尼采对哲学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增定:《尼采与柏拉图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海德格尔:《尼采》,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4]阿尔贝·加缪:《反抗者》,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

[5]吉尔·德勒兹:《尼采与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6]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7]王昊宁:《尼采的道德形而上学及其现象学奠基》,哲学动态,2015年第12期。

评论
热度 ( 48 )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